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全台唯一的【義女廟】

 
20160629埔里開基祖義女廟
        埔里文化多元、種族繁多,客家、漢人、平埔或是高山原住民,在互相融合的過程中不免留下許多特別的故事。而「義女廟」供奉的天水夫人,就結合了這樣的地方傳奇及埔里美術發展的足跡。



       



天水夫人本名何翠巒,清乾隆年間嫁給漢人杜天水為妻,故稱為天水夫人。由於略懂平埔族語,在當漢人與平埔族人有衝突時,就扮演溝通的角色。

清乾隆34年、西元1770年時,天水夫人一行九人從鹿港運送貨品經集集水里要到埔里,商隊得知順著南烘溪至草鞋墩(今中潭公路)會比原來經水里集集到草鞋墩的道路平坦,路程也較短,因此商隊改變路線。商隊剛剛走出埔里就遭遇平埔族圍困,天水夫人極力排解誤會,並挺身自願當人質,雙方並訂規約,由平埔族輸出獸皮鹿茸等山產,換取食鹽、雜貨,讓商隊先行離開。約定次月月圓時交換貨品,不料鄉人天黑加上路況不熟延誤時日,平埔族民以為遭漢人戲騙而怒殺天水夫人。當鄉人抵達埔里時平埔族民方知誤殺,懊悔不已,從此漢番同化和平相處,為感念天水夫人之犧牲,地方人士奉天水夫人為拓荒埔里之開基始祖,並於1914年建廟奉祀。現在的義女廟為1990年重建,每年農曆720日為天水夫人聖誕祭日。
廟內供奉天水夫人神像,並有天水夫人畫像一幅,此畫為埔里前輩畫家蕭木桂老師作品,在埔里美術發展史中埔里第一代藝術家多出自蕭木桂老師的教導,因此天水夫人畫像自然成為追悼蕭木桂老師的方式之一。
 
 
 
「旅行速寫」講究的是當下的感動,因此,光影的掌握也是當下最美的狀況。構圖到上色應該從陰影處開始著手,一來可以統一調性,二來也能把握住當下光影最美的時刻。事後,依據對象色彩一一填入,想要完成一張光彩迷人的速寫就不難了。


 
在路邊排排坐已經是旅行速寫的常態,不畏豔陽、不畏寒風,一心只求完成一張滿意的作品。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20160624老樹咖啡

 
『枯藤、老樹、昏鴉』    老樹咖啡
伴隨著台中市舊城的繁華與沒落,老樹咖啡仍是中區的不老商店。在平等街、民族路口的老樹咖啡總店,門口的大樹是店鋪的活招牌。1977年在高雄成立後,隔年因緣際會在此地看上了原來的紅磚舊屋及門前老樹,正是老闆夢寐以求的店面,於是一手打造以木器、紅磚及鐵件為主的古典式風格總店,堅持研磨現煮的服務方式,至今仍維持使用酒精虹吸式煮具。
濃郁的重烘培咖啡擠上一球鮮奶油、現煮紅茶冰鎮後再放上一球冰淇淋這樣的老派做法是7、80年代的咖啡老饕最愛。

酷熱的夏天在街頭速寫是一大考驗,期待來一場及時雨,看來用畫得比較快。



 

可能是熱瘋了,幸好手機變聰明了,拍拍照讓大家高高興,暑氣也就忘了。

六月份,民族路舊城區的老建築,我們挑選了端容眼科、基督長老教會、白福順律師事務所、韓步雲律師事務所,張耀東婦產科醫院及老樹咖啡。一棟棟的建築記錄著一個世紀的風華。接下來,我們將走訪日治時期南北交通最繁盛的街道"台灣大道"。朋友啊!七月份一起來逛台灣大道喔!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台中舊城區 民族路張耀東婦產科醫院

 
20160623張耀東婦產科醫院
張耀東,1939年畢業於台北帝大醫學專門部,是留日的醫學博士。婦產科醫院分為木造的舊棟建築與謝碧榮設計的鋼筋混泥土新棟建築,而舊棟的木構凸窗及一樓馬賽克面磚是主要特色。另外,張耀東先生除了懸壺濟世外,也曾經是著名男網老將,45歲時還代表過臺中市參加省運,之後並贊助過國內許多網球選手。 女兒張晴玲更是台灣第一位職業網球員。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後來定居美國,由於精通每、日語,成為WTA女網協會創會期籌備委員之一,負責溝通白人和黃種人事務。


 
連續的高溫,台北都已經超過37度,台中的太陽威力自然不惶多讓,即使躲在騎樓底下,大家還是揮汗如雨啊!不過,聽著張醫師對網球界的貢獻,同時保存下來這麼好的歷史建築,對中區來講是觀光之福。努力地用畫筆記錄下這棟建築,也就不覺得熱了。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20160622“老神在在、庇蔭萬代”

 
埔里千年老茄苳樹
 
週三埔里旅行速寫走完老街舊建築,接下來換成埔里的小廟巡禮。全省最老的茄苳樹就在埔里同聲里,古地名也因為這茄冬樹而取名為茄苳腳,日治時期沿用再設立台中州時此區全名為"台中州能高郡埔里街茄苳腳"。舊時,醫療資源貧乏,當地人相信茄冬能治病,因此在痊癒後紛紛成為茄冬樹的契子,而茄冬樹的神蹟也就流傳至今。
1985年台大農學士路統信先生現場勘查,這棵茄苳樹樹高17公尺、胸徑達329公分、周長12.3公尺,推斷樹齡為1229年。在2016年的今天,樹齡則高達1260年了。

 
帶著學生親訪這棵老茄苳樹,可惜鐵門深鎖,路口又蓋起了一棟很"特別"的民宿,因此又多圍了一層鐵皮圍牆,現在要目睹茄苳樹壯碩的軀幹也只能碰運氣,從民宿進入,才能窺看一二。

 
興南宮,以前是坐落在茄苳樹側枝下方的土地公廟。1997年遷建至路邊,並在興南宮右側建一小廟奉祀茄苳樹王公。而興南宮則奉祀體地宮土地婆。


"老神在在,庇蔭萬代",老茄苳樹枝繁葉茂,看起來仍然健壯,可惜至今仍坐困愁城不見天日。話說這棵老樹可是"全省最老的茄苳樹王",聽來諷刺,在發展觀光的小鎮卻一直遭受漠視,無法可解。如今,牆外民宿、原老樹地主、左側半成品危樓及前面廟宇將老樹團團圍住,未來想要讓這老樹帶動觀光,肯定難上加難了。


 
說著故事有著無奈,聽著故事更是萬分嘆息。大地的資源是經過時間累積、背負多少先民努力才能有今日成果,而今日的我們也只不過是繼續譜寫歷史的一分子。"老樹"如此,"老建築"亦是如此,今日不好好保留養護,明日我們還能留下些什麼可供後代追尋憑弔。

 
所幸,速寫能夠忘卻所有不愉快,記錄當下,不一定能成為歷史可供追憶的線索,但至少畫完後總是"開心"。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20160617台中舊城區民族路速寫旅行 韓步雲律師事務所


韓步雲律師事務所
 民族路70
中區民族路、市府路口連棟日式木造街屋中保存狀況尚稱良好者僅有「韓步雲律師事務所」,由於業主的細心維護,所以才能保存至今。而市府路上的太吉商行可口可樂手繪招牌醒目的紅色招牌,成為街屋的另一亮點。

日式木造街屋是日治時期房舍?還是戰後光復時期建造?而韓步雲律師事務所呢?
在中山路上小旅行時曾經和當地耆老聊到這個問題,在埔里老街速寫時也和老屋屋主討論這個話題。據說,日治後期戰事吃緊,台中舊城區多木造街屋因戰事容易發生火災,因此日官鼓勵屋主拆屋躲避,同時給予補償,而戰後國民政府遷台,鼓勵原地主原地重建,鼓勵水泥磚造,不過業主認為木造屋容易散熱,居住涼爽且造價便宜、建造快速,所以舊城區中多數木造街屋多為此時期重建。另外,日治時期木造街屋取材自大陸福建進口福杉,牆面以竹篾編織粗糠夯土補實;戰後木材就地取材,牆面除木片外或伴隨水泥磚造加強。如此明確的分別方式再回頭觀看韓步雲律師事務所、太吉商行等木造街屋,或可斷定應該是戰後初期所建。
另外,從鄰居記憶中韓步雲律師為外省籍、好客,喜好平劇,因此常在家中哼唱並分享好友。現在70號及72號當時同為韓步雲律師所有。



 
在韓步雲律師事務所隔壁的"小惡魔"。牆上壁畫超級可愛,我們利用這些圖形增加了速寫畫面的趣味,同時大家也都喜歡在這裡留影拍照,你看看,每個人的動作搭配牆上的圖案是不是都很有趣呢?





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2016六月份舊城區民族路小旅行開始~端容眼科

20160603端容眼科和民族路基督長老教會

早上八點半,民族路上的端容眼科就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開門掛號。我們的六月份速寫小旅行也從這裡開始~

從台中火車站徒步經過綠川的民族路上,可以先欣賞到一棟很特別的老屋"白福順律師事務所",是一棟建於1930年代,採用當時流行的十三溝面磚外牆設計的簡約現代建築。白福順1905年出生於埔里,日治時期埔里地方菁英份子子弟多送往日本留學,同時組成"背水會",有背水一戰之意,白福順自然是裡面成員之一。1929年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專門部法學科,1931年返台在現今好伴工作室地點開業,曾先後擔任會社顧問、台中市會議員、新高郡守及台中縣社會課長,同時受二二八事件影響被列為事件案犯遭國安局監控。從白福順律師事務所可以連結一段埔里與台中舊城的日治時期到戰後的故事情節,也為這棟建築保留下了更多的回憶與傷感。
白福順律師事務所,現在為好伴工作室
 

過了繼光街,民族路55號便是端容眼科。雖然建築物是1960年代的產物,但是業主夫妻與台灣戰後初期的美術運動卻是息息相關。眼科診所為畢業於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的劉玉嬌醫師創辦,其夫婿藍運登畢業於台中師專,因為對教職不感興趣,因此赴日學習美術,進入川端畫學校,並結識了陳德旺。1940年返台與陳德旺、黃清埕等人組成"台灣造型美術協會MOUVE"。戰後,藍運登從事製藥業,劉玉嬌醫師則創辦端容眼科,並於1960年代在此興建眼科診所。此時,顏水龍教授定居台中,因此受邀參與診所設計,並在診所騎樓下製作一幅丁掛排列的拼貼圖樣(類似眼珠的圖騰)。
 
端容眼科現在由第二代藍采敏接手,其夫婿劉培元醫師也是出身藝術世家,父親劉欽麟畢業於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對繪畫卻不曾停手,戰後1953年與劉啟祥、劉清榕、宋世雄、...等人發起成立高雄美術研究會,並舉辦南部美展,帶動南台灣的美術風氣。因此,從端容眼科的家族歷史也可窺探台灣戰後初期的美術運動並不為過。
 

與端容眼科一牆之隔的便是民族路基督長老教會。民族路基督長老教會可以追溯自日治時期的日本人教會禮拜堂。1897年成立的柳原教會在日本投降後接收了當時大正町的日本教會禮拜堂。並於1947年原址分設這間基督長老教會。
 
六月份民族路的旅行速寫就從這裡開始,每一間老宅都有它背後的人文與故事,很高興有這麼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夥伴,陪我一起在酷熱的夏天一一走訪記錄,用畫筆及色彩留下當下保存下來的感動,更看到好多好多有理想的年輕人用年輕的心活化老城區老建物,真的好感動。

 
謝謝你們,接下來6月17日,我們繼續散步民族路喔。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埔里小旅行 彩靈堂土地公廟

20160601埔里彩靈堂土地公廟
 
走完埔里老街的老屋歷史,接下來我們將來看看一些奇特的、奇怪的或是特殊的景點。在第二市場往山王大飯店的中山路二段,喊難發現這座夾在縫隙中的土地公廟,祂是埔里地區"最高"也是"最貴"的土地公廟--彩靈堂。
 
早在日本統治台灣前(1887)就由地方人士捐錢興建,到了1992(民國81)中山路拓寬徵收,原來土地公廟拆除只剩3坪土地,因此向廟宇後方地主以每坪75萬元價購了10坪土地興建,又花了一千萬左右蓋了今日夾在民宅大樓中間的三層樓廟宇,這總價值近2000萬的花費,因此,有埔里最高””最貴的土地公廟稱呼。
 

帶著周三班的學生走訪,用畫筆記錄彩靈堂的廟宇之美,六月的大熱天溫度節節升高,我們只能占用路邊停車格及早上的陰影作畫。不過,令人氣餒的是推廣觀光的城市"埔里人"應該要更友善的。今天最令人作嘔的是美髮店家的不友善態度,不只是店員擺著臭臉,還動用老闆打電話來溝通。

看看照片,我們可是留了通道,而且幾乎坐在馬路邊停車格阿~
生意好不好不是我們的影響,我們也知道不該妨礙做生意,所以大家盡量坐在邊牆上靜靜的紀錄埔里的特色,目的也是希望能行銷埔里,親愛的店家們!我們是友善的喔~

我寧可相信"埔里人"都是可愛又和善的,這樣的情況只是少數中的少數......